小雪大雪又一年,簇新的2025年行将到来。如若把时光倒退回从前,每逢岁末岁首,家家户户一定会换上新买的挂历,这是一件特别充满典礼感的事情。如今,也许只须在北京黄城根,金大爷的挂历店里,您还能一睹这“往日的时光”。
周末晌午,趁着高挂的“老阳儿”,位于西黄城根北街37号的金大爷挂历小店照常开门迎客。临比年末,小店也新进了2025年挂历,金大爷将它们逐个吊挂起来,恭候大伙挑选。别看小店面积不到30平方米,可内部却装着“大天下”,字画、表象、生肖、好意思女、名车……金大爷笑意盈盈,了然入怀似地为来客细述每本挂历的骨子。
小店主东谈主真名金安光,本年78岁,卖纸质挂历已有四十多年,这间小店也常被网友称为“北京终末一家挂历店”,成为了东谈主们“挂历情愫”的委用。
不同于顶着各类门头盘算的繁多商铺,金安光的挂历店只用了两块纸板作念了符号。四十多年来,不论附进环境阅历若干次易改,那块写着“台历、挂历通常贸易”的纸板就静静地立在这灰墙边。
“这年头仍是没东谈主买挂历了。”他浅浅叹了语气,坐在店面那张柔嫩的椅子上,光影斑驳间,金大爷的眼神在战争过客和那些新雅故叠的挂历间游走……这些挂历也曾是中国度庭迎接新年的必备物品,就像对子和“福”字雷同。跟着社会的发展变迁,挂历渐渐被更便捷快捷的电子日期所取代。年青东谈主民俗用电子日期,纸质日期险些成为了时期“缩影”。
言语间,几位熟客延续光顾小店,齐是奔着蛇年上新的挂历而来,“他们多量是一年一见的老主顾”。金安光有个民俗,每位主顾临走的手艺,他齐要说上一句“来岁见”。这句“来岁见”,是规定,是道贺,更是期待。
“当今来买挂历的东谈主也越来越少了,然而如若还有东谈主牢记,我就开着。”金大爷顺遂把2025乙巳年挂历挂上墙面……
各类各样题材的挂历重重叠叠,挂满、铺满里外屋的墙面、桌面,这些挂历记载了年份的更替,也映射了社会文化的演变,承载着时光的故事。
记者:方非